记者探访环城生态区:大春作物播种忙 智慧生产效率高-世界短讯
2023-05-11 17:57:07    锦观新闻

“作为当地居民,很高兴看到以前零散的种植区域被整合了,成片农田看起来美观不少。”


(资料图)

“有农田,也有公园,我们将致力于将两者结合,为市民带来更多美的体验。”

“大春播种正在进行中,部分玉米种子已经播下,将借助智能工具开展下一步种植工作。”

……

5月10日,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组织的“环城生态区探访打卡活动”中,由法律工作者代表、市民代表、记者、网络大V组成的打卡团,先后走进了天府新区庙山社区工厂与龙泉驿区青龙湖湿地公园。在此次为期6天活动中,打卡团已完全12个区(市)县点位的探访,实地了解在“一张蓝图画到底”的规划之下,环城生态区耕地建设最新情况。

关键词:农都景融

整治、修复“双管齐下”

生态公园带来幸福体验

“可以说是大变样了。”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二级调研员、规建办主任周宏春是庙山社区“蝶变”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这片河畔区域——新兴街道庙山村2组和4组,隔着小沙河,与白鹭湾湿地公园相望,属于环城生态区天府新区段。近年来,庙山社区一方面抓生态修复,另一方面抓农田整治,正逐渐实现农业与都市景色相融。

在生态修复方面,周宏春告诉记者,由于这里此前属于典型城乡接合部,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同其他大城市一样,大量土地被出租用于厂房、仓库、市场,废旧物资和建筑垃圾随处堆放,导致农业功能不断丧失,生态功能持续退化,灌溉水系逐渐萎缩,土地撂荒,耕地质量下降。为此,根据《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与《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政治与生态修复总体实施方案》,相关单位对此区域进行了重新打造,形成了一片市民喜爱的生态公园。

“现在白鹭都是我们的邻居啦。”四川天府新区新兴街道居民张圆忠和记者分享起手机中拍摄的照片,图中,白鹭停在小沙河上的绿植之上,低头在水中寻找着食物。这是生态修复成效的缩影之一。

在农田整治方面,庙山社区正按照《规划》要求,对农田耕地进行保护修复。“在实际整治过程中,依据随坡就势、因地制宜的原则,恢复撂荒耕地,整合零星地块之间的田埂、杂木林等,实施小田并大田。”周宏春介绍,将在土地初步修复后,交由天府绿道集团进行统一管理,在保障农业种植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可持续、可成长式的都市农业模式,让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景观农业为居民带来更多可感可及的幸福。

关键词:生态修复

人与自然共生的天然“氧吧”

环城生态区美好可感可及

青龙湖湿地公园内,有一片“禁止探访”的区域——鸟岛。虽不能靠近,但却能在湖边的候鸟监测点利用望远设备捕捉鸟儿的身影,也可通过“成都天府绿道”微信小程序“观鸟直播”,身临其境地感受“潺潺流水低吟浅唱、飞鸟走兽呦呦互鸣”之景。

作为环城生态区“六库八区”之一的青龙湖湿地公园,以绿色生态为基调,以湖泊森林为主景,综合考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商务会议,除了成为鸟儿“安家”的首选场所之一,也越来越成为市民最喜爱的天然“氧吧”,从早到晚,休闲健身的人群络绎不绝、随处可见。

“以前这边大多是废弃厂房和荒地,经过规划打造,环境变美,生态也更好了,我们作为当地居民,都因为家门口就有这样的绿色空间而感到高兴。”龙泉驿区柏合街道居民钟琼就住在湿地公园片区附近,谈及园区变化,她不由竖起大拇指。

纵观横跨12个行政区的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镶嵌在蓉城大地之上的“生态项链”,统筹生态、农业和城市建设的全新探索,逐步解决了水系不畅、农田破碎和耕地质量不高的问题,让曾经的城乡接合部,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公园城市美好生活体验空间。据了解,未来环城生态区上的各个园区点位,如青龙湖、桂溪生态公园、萌宠乐园、蜀道通衢园等,还将继续完善文化创意、科研、艺术、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让市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环城生态区的美好。

关键词:智慧农业

“种、管、养”三位一体

未来将上新更多消费场景

“小春种下的作物已经全部收割了,目前正在筹备大春播种。”在龙泉驿区青龙湖绕城外侧农业示范区内,成都天府绿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凯指着远处几台轰鸣作响的农耕机说道。

道路另一侧,骑行爱好者踏着凉爽清风从绿道上驶过。还在酝酿中的种子埋在褐色泥土之中,再过几个月,这些种子便将与周边的绿融为一体,长出嫩的芽、绿的叶。

“园区总面积约2580亩,主要围绕1097亩自营农业项目,引领环城生态公园都市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化、产业化发展。”徐凯说,为了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实现丰产丰收,该区域每间隔15米便配置了一台喷灌系统,在降水较少的时节为农作物补充水分。

走到田埂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还布置有气象站、土壤墒情检测仪、水质检测仪、袍子捕捉器等智慧设施。据了解,未来这里还将增加田间设施密度、精准直播、无人植保机估产、自动导航收割等智能化装备,实现“种、管、养”三位一体的智慧农业体系示范。

就在农田相隔不远处,一处砖红色的房屋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这里是环城生态公园科普研学基地,由原青龙湖小学老校区改建而来,在它周边区域还有一小片农田,将后续用于邀请市民参与体验认种认养,包括小麦种植、水稻插秧等农事环节,在寓教于乐中传播农业知识。

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结合环城生态区的自然优势,打造“农场+商业”“农场+学校”“农场+乐园”等模式,为一、三产结合发展、农科农创农产品的消费场景等提供运营新思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菲菲 摄影 李菲菲 视频 李菲菲 编辑 刘永豪 实习编辑 王淇

关键词:

下一篇: 每日短讯:布伦森12罚10中!斯波:他身体强壮 但也清楚如何造犯规&他很聪明
上一篇: 最后一页